(一)清理整治“乱占” 1.对于围湖造地、围湖造田,按照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有计划地退地还湖、退田还湖,将违法建设的土堤、矮围等清除至原状高程,拆除地面建筑物、构筑物,取缔相关非法经济活动。2.对于非法围垦河道,限期拆除违法占用河道及其滩地建设...
(一)“乱占”问题 围垦湖泊;未依法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围垦河道;非法侵占水域、滩地;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及高秆作物。(二)“乱采”问题 未经许可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不按许可要求采砂,在禁采区、禁采期采砂;未经批准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取土。
根据《海南省河道采砂管理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取得河道采砂权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河道采砂许可证。 申请办理河道采砂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提交开采方案。开采方案包括采砂点经纬度控制点坐标、...
根据《海南省河道采砂管理规定》第十一条规定,“申请河道采砂权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营业执照;(二)用船舶采砂的,船舶登记证书、检验证书、船员证书齐全。河道采砂权应当进入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通过招标、拍...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需取得采砂许可证;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小规模个人采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九条,“国家实行河道采砂许可证制度。河道采砂许可制度的实施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影响河势稳定或危及堤防安全的...
根据《河道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修建围堤、阻水渠道、阻水道路;种植高杆农作物、芦苇、杞柳、荻柴和树木(堤防防护林除外);设置拦河渔具;弃置矿渣、石渣、煤灰、泥土、垃圾等。在堤防和护堤地,禁止建房、放牧、开渠、...
根据《海南经济特区水调率》第三十五条规定,河道和水利工程的管理、保护范围按下列标准划定。河流和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保护范围按下列标准划定:(一)无堤防河道的管理范围为设计洪水位线以内;(二)有堤防河道的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
包含水文水资源规划专业、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含岩土工程勘察)专业、水土保持专业、水利水电工程机电专业、水工建筑专业、给水排水专业、工程测量专业、水质分析专业、电气工程专业。
2011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项制度”,相应地划定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
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
2020年3月,海南省河长办印发了《海南省“绿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各市县紧紧围绕全省河长制湖长制重点任务,通过组织开展一场专题研讨、一次专项行动、讲好一个河湖故事、打造一张河湖名片、评选一批最美河长以及拍摄一部河湖宣传片等“六个一”...
获得甲级资质检验检测单位无需备案,不设门槛;在外省持乙级资质入我省需重新向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乙级质量检测资质进行备案。
甲级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资质证书由水利部颁发,全国通用,因此我省不设门槛,无需备案。
根据《海南省水务厅关于明确水务工程质量监督和第三方质量检测工作职责的通知》(琼水建防[2021]169号)的要求,向项目法人所在辖区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提交相关材料进行办理。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水库中的水的;(二)家庭生活的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等少量取水的(日取水量10方以下);(三)为保障矿井等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和生产安全必须进行临时应急取(排)水的
利用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水取用水资源的,都必须申请取水许可,并依法缴纳水资源费。
水资源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资源具有多种功能,但总体而言,获得充足、洁净的饮用水,是城乡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因此《条例》根据《水法》规定了实施取水许可的基本原则和顺序,即“取水许可应...
(一)在地下水禁采区取用地下水的;(二)在取水许可总量已经达到取水许可控制总量的地区增加取水量的;(三)可能对水功能区水域使用功能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取水、退水布局不合理的;(五)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能够满足用水需要时,建设项目自备取水设施取用地...
取水许可证有效期改为“一般5年,最长不超过10年”。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的,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有效期届满45日前向原审批机关提出申请,原审批机关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延续的决定。
我国《宪法》和《水法》都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是《水法》确立的一项基本管理制度。征收水资源费对国家而言,是对水资源配置进行行政干预,是用经济手段调节水资源分配和使用,是水资源所有权的价值体现,也是实现政府职能的...
版权所有©bet365亚洲官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bet365亚洲官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3537669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移动版|电脑版
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bet365官方入口|网站支持IPV6|无障碍阅读
版权所有@bet365亚洲官网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bet365亚洲官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琼ICP备35376697号-1政府网站标识码:4600000001
琼公网安备 460108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