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检察机关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协同各部门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一是依法履行权利告知义务并及时转交法律援助申请。人民检察院在侦查阶段首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时,以及在收到审查起诉案件三日以内,即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申请法律援助。对于犯罪嫌疑人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请,检察机关在24小时以内转交法律援助机构。
二是依法为法律援助人员履职提供便利,依法保障阅卷权等诉讼权利。2021年,在既往电子光盘阅卷的基础上,在全国推广“互联网阅卷”,将“最多跑一次”升级为“一次也不用跑”,同时试点律师异地阅卷,律师查阅案卷更便捷。
三是保障值班律师充分发挥作用。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已在检察机关设置法律援助工作站1760余个,天津、重庆、云南等地检察机关实现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全覆盖。在“12309”中国检察网增设“律师执业权利保障专区”,在“12309”检察热线开通律师维权专线,专门受理律师提出执业权利受到侵犯的控告申诉案件。202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联合发布《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十条意见》,并在江苏专门召开了全国检察机关保障律师执业权利推进会,就落实落细意见作出专门部署。
下一步,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学习培训,依法依规落实好《办法》的各项要求。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对于未依法履行法定通知义务、阻碍法律援助人员诉讼权利行使的,及时通知有关机关予以纠正。加强部门联动,通过联席会议、联合督查等方式,与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法律援助机构等保持常态化沟通,协同解决工作中的困难、问题,助力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