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 副主席吴晓求:
将海南打造成“香港+佛罗里达”
海南日报记者 刘晓惠
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是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许多专家学者关注的重要话题。3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专访时,描绘了他心目中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图景:走在国家金融开放前列,贸易、金融、投资等要素自由化、便利化,发挥不可复制的自然优势,打造国际旅游胜地。
吴晓求一直关注着海南自贸港的发展,在他看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已为海南自贸港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当前还需进一步理清自贸港的具体建设方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
“海南自贸港的建设要对标世界一流的自贸港,如中国香港、新加坡等比较成熟、历史悠久的自贸港。”吴晓求说,自由贸易港的重要前缀是“自由”,要深刻理解其内在含义,减少管制的约束度,释放自由的灵活度。
面对2025年底前全岛封关运作的艰巨任务,吴晓求认为,除了落实投资、金融和跨境流动的自由化和便利化,还需要大幅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软基础,包括法治、制度、规则、人才、营商环境等。在金融贸易便利化改革方面,海南也要先行一步,为我国金融对外开放、金融国际化起示范作用,走在我国金融开放的前列。
“另外,海南还需要发展属于自己的基础产业。”吴晓求分析道,相比于香港,海南地域面积、海洋面积更大,且具有不可复制的自然条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国际旅游胜地。
吴晓求表示,当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很重要的产业。海南自贸港对标香港,但目标不仅仅停留在香港,而要做成“香港+”。这里的“+”就是指服务功能,要利用海南的自然优势,把旅游市场扩大至俄罗斯、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韩国、日本等欧亚地区,将海南打造成“香港+佛罗里达”,让海南自贸港的旅游业释放更多主导动能。
(本报博鳌3月29日电)